2018-08-11

孔融提出“父母于子无恩论”的后果

作者 wf

1
《三字经》中“融四岁,能让梨”说的孔融,被誉为道德典范,却被曹操以不孝不忠的罪名杀掉并诛连全家,这是怎么回事?
孔融是孔子二十代孙,出身于名门世家,天之骄子的孔融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名士,建安七子之一,当权者的曹操抓到了孔融的什么问题而杀了他?

以今人的眼光来看,孔融的许多行为言论,很不识相:[^史记]

官渡之战前夕,孔融认为袁绍势大,不可与战,只可与和。
曹操北征乌桓,孔融讥讽曹操师出无名:“大将军远征,萧条海外。昔肃慎不贡楛矢,丁零盗苏武牛羊,可并案也。”
由于粮食短缺,曹操颁布禁酒令,孔融屡次上书反对。

孔融顶撞曹操的,除了这些不识相的,当然也有体现文人风骨气节的:

曹操提议恢复肉刑,孔融坚决反对,曹操不了了之。
曹操打败袁绍后,曹丕私纳袁绍儿媳妇甄氏,孔融上书曹操:“武王伐纣,以妲己赐周公。”曹操想了半天才明白孔融嘲讽的毒舌。
曹操自立丞相、总览军政大权后,孔融上书“宜准古王畿之制,千里寰内,不以封建诸侯”,就是要曹操还权给汉献帝,将曹操排挤出中央。

孔融处处与曹操作对唱反调,让曹操很不爽。
公元208年,曹操统一了北方,南征刘表之前,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举报孔融,重要罪状:

“父之于子,当有何亲?论其本意,实为情欲发耳。子之于母,亦复奚为?譬如寄物缶中,出则 离矣”

这就是孔融的“父母于子无恩论”:父母没什么可亲的。对父亲来说,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;对母亲来说,肚子像个瓦罐,孩子不过像一个物件寄存在瓦罐里,拿出来后,就和瓦罐没什么关系了。
百善孝为先,在以孝道治天下的封建社会里,忠孝是基本的道德标准,孔融“父母于子无恩论”显然大逆不道,于是曹操就将孔融杀了。

2
父母于子女是否有恩?
周星驰电影《百变星君》里对母亲说:“生我是副作用,你们只是享受制造过程而已。”
父母交欢而怀孕,父母生育子女的出发点不见得是对子女恩情,虽然母亲怀孕和生产的过程是痛苦的。
父母养育子女,需要付出极大的心机、精力、劳累,养育子女也是父母必然的责任。
显然养育之付出大于生育之付出。
付出就是恩情吗?要一分为二地看为什么要付出。有的付出是感情需要不求回报,有的付出是投资要求回报。
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,生育子女并抚养长大,是不求回报的,可以无条件地对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。
也有部分不称职的父母,遗弃未成年子女。更有部分父母,不曾抚养过子女,子女成年之后,却大言不惭地要求子女回报生育之恩。
最和谐的父母与子女关系是,父母抚养子女长大,子女陪伴父母养老。
人们对给予自己帮助很大的人称为再生父母,可见人们普遍认为父母对子女有恩。

3
脑洞大开地想一下。
如果人类长生不老,那么人类会生孩子吗?
如果人类的寿命达到1000岁,那么人类会在什么年龄里生孩子?
在生产力非常发达的未来世界,人们物质生活非常丰富、都不用担心生老病死、一切物质属于社会所有,父母的权力和财富不能由子女继承,那么人类会生孩子吗?
在共产主义社会,人们淡化血缘关系,会不会孩子一出生就归社会所有,由社会随机分配一对父母进行抚养?如果那样的话,生孩子是人们的权力还是义务?

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