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覆水难收”的朱买臣怎么样的人
相信大家对“覆水难收”的故事都耳熟能详。
话说汉朝时候,有一个家贫的读书人朱买臣,生性好读书,手不释卷,一边卖柴一边读书。
朱买臣的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家穷,虽然朱买臣对她很好,但她却想着离开朱买臣,对朱买臣尖酸刻薄。
一个寒冷的冬天里,朱买臣砍柴卖完后,回到家里饥肠辘辘,崔氏刚好物色了新的丈夫,于是向朱买臣提出要他下休书以便自己改嫁,朱买臣苦苦规劝无果,只好写下休书,随即崔氏改嫁了。
后来朱买臣被皇帝赏识,做了大官。
朱买臣衣锦还乡时,蓬头垢面的崔氏前来相认,希望能与朱买臣再续前缘。
朱买臣非常气愤,骑在高头大马上,将一盘水泼落地面,大义凛然地说:“泼出去的水能收得回来吗?”
崔氏羞愧难当,自尽而死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夫妻间应该互相扶持同苦才能同甘,始乱终弃后便不可再续前缘了。
民间故事当然不一定是真实的,我于是看了一下正史里关于朱买臣的记载:
朱买臣家贫好学,以砍樵卖柴为生。朱买臣生性乐观,担柴路上不忘诵读书文。朱买臣妻子随他一起担柴,对他一边担柴一边诵圣贤书非常不满,多次阻止朱买臣诵读,朱买臣反而诵读得更加起劲了。朱买臣妻子丈夫的行为非常羞愧,又无可奈何,于是请求离开他。朱买臣笑着说:“天命预兆我在50岁遇富贵,现在我很快就到50岁了。”朱买臣妻子生气地奚落朱买臣:“你这样的呆子迟早会饿死在沟壑,还说什么富贵呢?”负薪而歌的朱买臣是清高的,对妻子的气愤不置可否,妻子一气而去。
朱买臣故妻改嫁后,朱买臣的癫狂一点没改。一次朱买臣又饥又渴时,遇到故妻和故妻夫,朱买臣故妻心痛朱买臣,不计前嫌地招呼朱买臣吃喝。
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,在路边遇到贫穷的故妻和故妻夫,朱买臣热情地招呼他们到官府里居住,好吃好喝地招待。一个月后,朱买臣故妻在羞愧中自杀,朱买臣安葬了故妻,又给了故妻夫一笔钱。
按正史的记载,朱买臣及其故妻都是有情有义的人,“覆水难收”的故事将朱买臣夫妻情分改编成阴暗的反面教材。
正史里又有这么一段记载:
朱买臣被免职待重新任命期间,在会稽郡邸任食客。朝廷暗地里授予朱买臣会稽太守的官职,朱买臣不露声色地带着官印,一如从前落难的样子,回到郡邸。大家吃饭的时候对朱买臣如从前一般不屑一顾。待大家酒足饭饱后,朱买臣才把官印拿出来告诉大家,自己已被任命为太守,成为在座人的父母官。众人大惊失色,连忙向朱买臣跪拜,朱买臣满足地乘车而去。
朱买臣导演的这一出戏让我心里冒冷汗,朱买臣不动声色地将下属玩弄于鼓掌之上。下属未知他升官前对他不屑一顾和知道他升官后的大惊失色,大概让朱买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满足,这样的心机太骇人了。
按朱买臣这样的心机,想起朱买臣曾经热情地接待故妻和故妻夫到官府居住,后来其故妻羞愧自杀。我突然阴暗地想到:朱买臣接待故妻到官府会不会是一场做秀?故妻在官府居住期间,高高在上的朱买臣有没有羞辱故妻?史书上当然没有记载这些旁人难以考据的小细节,我宁愿相信是我自己错误恶意地将人性猜测得丑恶,而不愿意相信人性本身就是丑恶。
择一人终老,携手白首。爱情之美,在于合二为一同心同气甘苦与共。当然,两个在一起的人完全一致是很难道,难免会有“我们不一样”的时候,总有一方要让步才能让两人步伐一致。
朱买臣与故妻贫困地一起生活至接近50岁,不可谓没有情义。分离的原因在于性格的差异。朱买臣落魄中仍保持着读书人的清高,负薪而歌,故妻不满中继续坚定自我不为所动。朱买臣故妻没有朱买臣的志向,贫苦生活中实在没有朱买臣那样的情怀,于是两人步调不一致。
朱买臣向故妻画饼:没过多久我就可以富贵了。在两人步调不一致的时候,画饼是最无用的东西。朱买臣故妻反而奚落朱买臣,但我相信朱买臣故妻不是恶意的。
朱买臣故妻终离开朱买臣而去。
然而一日夫妻百日恩,朱买臣故妻看到朱买臣饥渴时,招待了朱买臣饭菜。
我愿意相信朱买臣做官后对故妻的出发点是好的,朱买臣好好地招待故妻和故妻夫。
正史里朱买臣与故妻虽然没有发生“马前泼水”的事情,但朱买臣与故妻实际是覆水难收。
有一种劳燕分飞,无关爱情,无关贫穷富贵,只是因为“我们不一样”。
————END ————